甘肃云杉批发基地
全国咨询热线 18609320034
新闻详情

湿地松遗传研究突破瓶颈

发表时间:2022-03-04 09:54

湿地松原产美国东南部,在我国引种栽培已经100多年,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和绿色化工原料松脂生产树种,也是优良的松材线虫病抗性树种。我国现有湿地松面积2200多万亩,仅初级原料松脂产值达20亿元以上,木材和生态价值巨大。

鉴于湿地松巨大的社会经济价值,全球对其开展了近百年的遗传育种工作,然而松类植物巨大保守的基因组和漫长的生命周期严重阻碍了育种效率。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国家林草局国外松培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在湿地松遗传育种方面加紧研究,于2022年2月14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PLoS Genetics在线发表了题为”基于转录组的湿地松育种群体生长、材性和松脂性状的关联研究”的论文。

该研究以我国湿地松第一轮遗传选择育种的基础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较大规模的转录组测序,解析了群体的遗传结构,证实湿地松基础育种群体具有较低的近交系数,个体间遗传距离适中,基于生长和松脂性状的连锁不平衡效应显著,关联分析获得大量显著相关的基因,突破了裸子植物巨大基因组遗传研究瓶颈,有望推动松树育种进入全基因组选择时代,对提高湿地松良种的选育效率、保障我国木材安全和绿色化工原料松脂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林科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浙江省重点林木育种等项目支持,论文通讯作者为中国林科院亚林所栾启福副研究员,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分别为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博士研究生丁显印、助理研究员刁姝,国家林草局国外松中心主任姜景民研究员、国外松中心外聘专家吴夏明教授参与实验设计和论文修改。


分享到: